2025.7.7 🌐 MariSwa.net

大家好!感谢你们再次与我相聚。希望今天你们一切安好!我是玛丽,欢迎来到我的频道,这些信息可以被视为科幻小说,也可以由观众自行解读,我发布它仅供娱乐,但我是非常认真地对待我的信息的,对于那些有洞察力的人来说。我是在 2025 年 7 月 6 日早晨以英文写下这段文字。
我们所有人都曾有过前世,无论我们是否记得。轮回的概念在地球上的某些文化中或多或少是被接受的。
然而,我不会说它在全球规模上被广泛接受,因为一些根深蒂固的宗教依然否认它就像主流科学一样否认它,而主流科学本身就是另一种宗教!不管我们喜不喜欢,因为它所强加的“科学事实”与科学方法及其应用结果几乎无关,而更多是在遵循由秘密社团及其掌控者所设定的可接受概念与指引。
然而,不论是否科学,只要有人遵循科学方法并在某些会动摇现状的议题上得出结果,他就会被排挤、嘲笑,如果仍坚持下去,就会被“除掉”,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看起来像是一场意外。
就现今地球上的科学而言,科学方法只是用来强加想法和概念于信息不足的群众的华丽借口——这些想法和概念服务于掌权者及其对人民的议程。
更糟的是,科学无法解释一切存在,并且会轻易否定所有无法在实验室或实验中复制的东西,其中一个地球科学无法证明并被视为偶然或趣闻的主题便是轮回。
他们总是这样说,
引用如下:
【这应该有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
(引用结束)
这就是轮回。在地球上有很多记录完善且广为人知的案例,但都被当作奇闻趣事,几乎没有任何具权威的科学人士会认真看待。那些案例的证据足以让最严谨的科学家感到不安,而当他们无法立刻解释那些无可否认的事实时,他们就会假装能进行一场哲学对话,或干脆转移话题。
地球上的科学家会避免讨论这类主题,因为在他们的社交圈中太不舒服了,他们不想为了证明某件在他们看来可疑又不理性的事情(如:轮回),而冒着失去社会地位的风险。
而在高度进化的星际文化中,对轮回的接受度就单纯许多,尽管要用科学单独证明它仍然相当困难,对这些文化来说,科学只是理解现实的众多工具之一,并不具备教条性,科学有它的位置,但不会决定什么是事实、什么不是。
这些星际文化之所以普遍接受轮回,是因为大多数人(不是所有人)至少能相当清楚地记得一世前世,甚至能记得好几世。
在地球上几乎没有人记得前世,这种“遗忘之幕”在其他地方也存在,但没那么强烈,而且具有选择性——有些人记得,有些人则不记得,原因不明。但可能更多与每个个体在出生前的记忆有关,而非外在因素。
进化的星际文化并不将地球上的“遗忘之幕”视为某个执政官或黑暗实体用机械或电子设备在人类轮回前抹去记忆的结果(如地球上许多理论所言),而是认为这是单纯的“存在频率失调”结果——来自更高星界的信息无法与第三密度中沉重笨拙的生物身体共振互动。
这样的情况不只存在于地球,这种“存在频率失调”也是人们难以记得梦境或很快遗忘梦境的原因,因为梦境本身就属于更高的星界。
我认为,在地球上掌握实权的势力与那些崇拜的低阶星界黑暗实体确实会竭尽所能让地球的振动保持在最低点,以便从低阶星界进入并影响人类,达成剥削目的。
他们也知道,只要维持人口处于极低的频率与振动状态,就能阻止人们接触到前世记忆,也无法发展健康的灵性成长。
换句话说,这些剥削实体藉由让人类长期处于低频低震的心理与存在状态,导致地球上的“遗忘之幕”形成,而这幕布其实非常浅薄。
因为记忆的抹除只是种幻觉,它只影响到显意识的层面,前世记忆其实还在,从未被抹去,前世的记忆只是大多数人的显意识无法取用而已。
也就是说,在潜意识与无意识层面,前世记忆决定了你今天是谁、你喜欢与讨厌什么、你对事物的反应、你人生的兴趣、你没有实现这些兴趣时的挫败感等。
那些前世的记忆与你过去是谁构成了你现在的个性,塑造了你如今的样貌,就如同你这辈子从昨日到今天所经历的一切一样。
人们常说,猫与狗出生时就知道如何当一只猫或狗,而人类却必须从零开始学习。依我看,狗与猫乃至所有动物也都必须学习如何成为其族群的一员,只是相比之下、从我们有偏见的角度看,我们作为天琴人类的身份比大多数动物或宠物复杂得多,我们的社会与文化规则极为繁复,对年轻人来说学习这些规则比大多数动物要困难许多。
然而,也有非天琴人类的星际种族,例如乌尔玛族(猫类),他们的社会学习同样复杂,对幼兽来说也一样困难与冗长,虽然孩子与幼兽的学习历程艰难且漫长,但绝对不是从零开始,而更像是一种潜意识的回忆与整理——回想前世所学、并将之应用于此生。
当然,孩子与幼兽仍需学习大量新知识,这是漫长、昂贵甚至痛苦的过程。但他们之所以能在今生成为一位天琴人类少年或一只乌尔玛幼兽,是因为其灵魂已完成了之前的进化历程,因为在短短童年几年中,绝对不可能学会成为人类或乌尔玛所需的一切,这需要丰富的灵魂背景与之前的滋养脉络。
换句话说,你的灵魂需要与那位天琴小孩、乌尔玛幼兽或任何其他种族的孩童的频率与振动一致。
人们说灵魂没有性别,因为性别只是物理体验的一部分,虽然这可能为真,但灵魂通常会偏好某一性别,并随着经验的累积而调整这种偏好。一个“老灵魂”可以从他/她一再转世为相同性别的倾向被识别出来,这代表着一种灵性成熟,也意味着他/她已作为两性都有过多次体验(尽管并非必然)。
但记得前世是什么样子?首先,根据我所知和个人经历,人们并不是记得整个完整的前世,而是记得一些片段,有时没有特定的顺序。
通常,最近的前世记得最清楚,再来是更久远的,依此类推。最久远的前世就像梦的碎片,甚至不确定属于哪一世。
毕竟,我们连这一世的所有细节都无法记得,更遑论前世。但这也因人而异,不过,也有一些星际文明中的个案,有人死后转世,能几乎完整地记得前世,并延续原来的生活。
有些人记得自己“在生与生之间”的状态,他们说那很像梦的世界:事物能瞬间显化,也会容易变形——一物能随灵魂的想法或感觉而转化为另一物。
灵魂所经历的总是其频率与振动的直接反映,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说我们创造自己的生命——我们所见的外在世界只是内在自我的镜像。
这在物质世界同样适用,只是显化得比较慢而已,轮回是另一个例子。说明进化星际文明知道得比地球多得多,但并不是什么都知道,尤其是关于最重要的那些,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再次提醒,如果有人说他对这些主题全都知道,那他不是在撒谎,就是别有用心,请保持谨慎。
今天就到这里,感谢观看、按赞、分享并订阅,才能让频道成长。如往常一样,献上满满的爱与感谢!
你们的朋友,
玛丽
2025年7月7日
本文连接:https://mariswa.net/past-lives-on-earth-and-elsewhe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