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12 🌐 Swaruu.net

在吸引力法则或镜像法则中,其表明相同频率相互吸引。也就是说,如果你保持正确的振动频率,你就会吸引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或者是你当下关注的事物。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你可以将此理解为通过自身振动吸引想要之物,但在现实中,其实是你在振动频率上与你想要的东西达成了契合。这意味着并非是你把想要的东西吸引到身边,更确切地说,是你在变成那样的状态,或者创造出拥有它的情境。
记住,你显化的是你自身的状态,而非你想要的东西。抛开吸引力法则或镜像法则不谈,我想跟你们聊聊存在密度之间发生的一种现象,我从未在任何地方看到有人谈及此事,甚至我的前辈们也没有提及过。
所谓存在密度,我指的是地球上的三维空间以及据说普遍存在于其它地方的五维空间。不过我只是用这个来作为解释性参考,因为正如我在之前的视频中所说,我并不认同给密度编号,因为它们是一种心智和意识状态,而非你所处的某个地点。
但我在这里用它们来指代地球文化所处的隔离状态,这种隔离体现在缺乏沟通,以及大部分人对地球之外更多人类生命的存在,乃至对其他生命的普遍存在,都缺乏认知。 这种隔离造就了我们所说的地球上的现实泡沫,也就是矩阵。
其中所包含的现实是自我验证的,并不反映外部的真实情况。这意味着地球上人们的现实认知、宇宙观以及他们所有的信仰体系,与所谓的“太空人类”所观察到的并不相符。
要理解镜像效应,牢记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即使两个或更多的存在领域完全相互隔离、彼此切断联系,镜像效应依然会发生,甚至可能恰恰是因为这种隔离才会发生。
这一点不太容易理解,因为它甚至可能在同一领域内发生。由于没有更好的称呼,我把它叫做镜像效应,这也是从仙女座语言(Ana ari)中能得到的最佳翻译。
类似于尼泊尔语中“镜子“。在尼泊尔语中,“镜子”翻译为“आइना”,拼读为“āinā”。
镜像效应是指,环境、事件、情境,甚至人和物体,可能会自发地从两个隔离领域的一边复制到另一边。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一些小事或无关紧要的情境中,也可能发生在重大事件上。
例如,在地球附近的太空中,两艘小型飞船在母舰机库内移动时可能发生碰撞,与此同时,或者在那之后不久,地球上两架飞机也可能发生类似的事故;反之亦然,地球上的一个星际种子在园艺时可能滑倒,而太空中认识这个星际种子、甚至可能是负责监测此人的太空船员中的一员,也可能以同样的方式摔倒。
起初,这些情况很容易被当作纯粹的巧合而忽略,但当这类事件数量不断累积时,就不能再用简单的偶然来解释了。随着它们不断增多,就会明显发现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这些情况好坏参半,不幸事件和有益事件都会出现。
尽管这些小事故和小事件是镜像效应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但更大、更复杂的表现形式也经常发生,一系列事件和情境可能几乎完全从一边复制到另一边,只是根据每个领域的特点和定义来调整其背景和环境。
例如,地球上一辆汽车出现机械故障,可能反映为太空中一艘飞船或航天飞机也出现故障。这直接取决于汽车和航天飞机的所有者。这种镜像效应最重大、最有趣的例子,是当两个联系紧密的人,一个在太空,另一个在地球,经历相同的一系列事件,每个人根据自己所处的领域,有着各自不同的具体情况。
同样的事件,但根据每个人所在的地方做出了相应调整。由于这种镜像效应,有时一个人可能会出现“分身”情况,不仅外貌相同,生活中的境遇也相似。地球上的“二重身”效应就是一个例子,两个人可能会突然发现有个长得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
对于星际人类来说,就像乘坐星际飞船旅行产生的效果一样,同一个人、同一个身份,可能会因为时空旅行,在某个特定的地方或领域,比如地球上,同时存在两个。这两个同一个人的分身,可能会经历相同的一系列事件,或者重复出现某些相同的情境。
这里我必须简要解释一下,当一艘星际飞船进行时间跳跃时,它可以在某个地方和领域复制自身及其船员,而不会产生任何悖论,这些悖论只存在于地球的科幻时间旅行小说及其理论科学中,因为他们并不了解时间的真正本质。例如,一艘星际飞船可以回到昨天所在的地方,在那里同时存在两个飞船和两组船员。
时间旅行和超空间基本上是一回事,两者都依赖于利用飞船引擎模拟目的地的频率,并将整个飞船置于一个高能环形磁场中,使其与目的地在频率上兼容,从而实现跳跃,因为它与目的地的频率和振动更为相似。
过去、现在和未来只是可以用能量数值表示的频率目的地,正如我在第一个名为《星际导航:基本原理》的视频中所解释的那样。这个数值可以通过基于能量的电磁等离子驱动引擎来再现。 对于具备这种能力和技术的飞行机组人员来说,这种复制现象相当常见。
有时,其中一个星际人类可能出于某种原因,来到地球生活,而另一个则留在太空。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这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镜像效应,只是因为飞船旅行这个原因导致了人的复制。但这些复制的人同样会经历镜像效应,这也为我们揭示了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
另一方面,在地球上和太空中,经常会发现长相完全相同或几乎完全相同的人,即便这里没有星际飞船,也没有任何技术因素在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人似乎天生就长得很像,就好像这两个灵魂使用的是同一“品牌型号”的身体。 这种情况相当普遍,就好像天琴座人类的身体的变化种类有限,最终会出现重复。
尽管我们之前说过,身体是使用它的灵魂的直接反映和显化,但这意味着,不管怎样,这两个起初看似毫无共同之处的人,实际上有着非常紧密的灵魂联系,即便一个在地球上以人类身份生活,另一个在太空中作为星际飞船的船员。
这种镜像效应引发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在“首次接触”项目中,一个星际人类可能与某人分享了自己的照片,结果后来却被指控网络钓鱼或盗用他人身份。这种镜像效应的另一个有趣例子是,当一个事件被拍摄下来,同一张照片可能有多种解读。
照片中所捕捉到的瞬间之前的一系列情况和事件,会因观察者的视角及其个人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也会导致很多混淆,而这些基于时间线的差异,以及照片的成因和背景,我会在未来的视频中详细解释。 照片出现这种情况也比较常见,尽管并非总是如此。
据说这与每个情境所获得的注意力能量有关。即使从拥有先进技术的星际文明的角度来看,镜像效应也并未被完全理解。它似乎是自然发生的,是存在本身的一部分。不过,关于它为何会发生,还是有一些重要的科学线索的。
其中之一是频率的兼容性,一组频率在另一种背景下重复出现,从而为镜像效应的发生创造了条件。曾经存在、现在存在以及将来会存在的一切都是能量,而能量就是频率和振动。它会在其谐波中重复自身模式,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一种情境、一个人或一个事件就会被复制。
这是时空结构的一部分,而它没有被更广泛认知的唯一原因是,你需要研究这种现象,并且能够同时感知至少两个存在领域,以便对比和比较每个领域中发生的事情,以及这些情境、事物、事件和人之间的关系。

如果你只存在并感知一个领域,就很难发现镜像效应的例子,因为你遇到的任何情况都很容易被解释为简单的巧合,尽管分身现象很难用简单的说法解释清楚,而忽略了背后更大的成因和背景。 对这种现象的另一种解释是量子纠缠,这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概念,即两个或多个粒子会受到彼此量子态的影响,它们的特性和物理属性,如动量、自旋极化和位置,无法彼此独立定义。
因此,当一个或多个粒子相互分离一定距离时,其中一个粒子量子态的任何变化都会立即反映在另一个或其他粒子上,无论它们彼此相距多远。这也遵循非定域性原理,即距离和时间只是一种错觉,是源自意识的一种感知。 这意味着在镜像效应现象中,被复制的对象,无论它们是什么,在量子层面上是相互纠缠的。
所以,发生在一组粒子上的任何事情,都会以同样的方式反映在另一组粒子上。 正如我上面所说,人、物体和情境都是能量,并且在其中存在一种被称为频率谐波的动态变化。
存在的一切都是能量,它是意识的直接显化和创造,正如我之前所表达的那样。
Mari Swa
2025年2月12日
本文连接:https://mariswa.net/the-strange-phenomena-of-dimensional-mirroring/
